被动句有什么特点,古代汉语的被动句有哪些基本类型

本文目录

古代汉语的被动句有哪些基本类型


在古汉语中,被动句有以下三种类型:
1.用介词“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表被动。即“谓语+于……”如: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
2.在动词前边用“见”表示被动,构成“见+谓语”的形式。如: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司马迁《屈原列传》)如果需要把动作行为的主动者介绍出来,可在动词后加介词“于”,构成“见+谓语+于”的形式。如: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3.在动词前边加介词“为”,构成“为+动词”的形式。这种句式的“为”和“见”不同:“见”是助词,不能带宾语,所以它总是紧挨着动词;“为”是介词,它可以紧挨着动词(省略了宾语),也可以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如: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用“为”引进主动者,谓语前再加“所”,表被动,构成“为……所……”式。如: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苏洵《六国论》)
被动句的主要特点是: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

古代汉语的被动句有哪些基本类型

文言文中被动句的特点


1. 古代汉语被动句的特点

被动句:文言文中,有些语句的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这种句式就是被动句。常见被动句有两大类,一种是有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一种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往往需要结合文意来判断。

1、有标志的被动句

① 而君幸于赵王。(……于……)

②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见……)

③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见……于……)

④受制于人。(……受……于……)

⑤为天下笑,何也?(为)

⑥羸兵为人马所蹈藉。(为……所……)(典型的被动句)

⑦若属皆为所虏。(……为所……)

⑧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被)

2、无标志的被动句往往用动词直接表示被动意思,结合文意判定。

例如: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被……缠绕

洎牧以谗诛。(无标志。靠动词本身在意念上的一种表现。)

2. 文言文中的被动句有哪些

一、在动词前用“见”或又在动词后加“于”引进主动者。

它的形式是:“见+动词”或者“见+动词+于+主动者”。例如:1、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我实在是害怕被大王欺骗而对不起赵王2、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但是)秦国(答应给的)城池恐怕不能得到,白白地被欺骗。

二、用“为”表示被动关系。“为”放在动词前边引出行为的主动者,它的形式是:“为+主动者+动词”或者“为+主动者+所+动词”。

例如:1、若背其言,臣死,妻子为戮,无益于君。《文公·传十三年》译文:如果背弃了他所说的话,我死了,妻子儿女也将被杀,对君王您也没有好处2、茅屋为秋风所破(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译文:茅屋被秋风所破以致全家遭雨淋。

3、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司马迁《陈涉世家》)译文::吴广向来爱惜人才,士卒大多是被他用。

三、用“受”“被”“受……于”表示被动关系。它的形式是:“被(受)+动词”或者“被(受)+动词+于+主动者”。

例如:1、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见”也表被动)(司马迁《屈原列传》)译文:诚实对待君主反而被怀疑,忠诚却被奸臣诽谤,能不产生怨恨吗2、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张溥《五人墓碑记》)译文:我还记得周公被逮捕,是在丁卯年农历三月十五3、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司马光《赤壁之战》)译文:我不能拿整个吴国的土地,十万大军,被别人控制。 四、古代汉语中无标志的被动句:指句子不含有被动词的被动句,也叫做是意念被动句,这种被动句没有明显的标志,但翻译时需要翻译成被动句。

例如:1、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资治通鉴》)译文:荆州的百姓依附曹操,是被兵势所逼。

2、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译文:蔓延开来的野草还不能铲除干净,何况是您受宠爱的弟弟呢? 3、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市。(《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译文: 傅说从建筑工作中被选 *** 的,胶鬲从鱼盐买卖之中被挑选出来。

五、用“于”表示被动关系。用介词“于”引出行为的主动者,“于”放到动词后,它的形式是:“动词+于+主动者”。

例如:1、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译文: 所以在国内被郑袖所迷惑,在外被张仪欺骗。

3. 文言文被动句

用“为”表被动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被天下人嘲笑)

用“被”表被动

“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忠心却被别人诽谤,能不怨恨吗?)

用“见”表被动

“……徒见欺”(……白白地被欺骗)

用“于”表被动

“受制于人”(被人控制)

“不能容于远近。”(不能被邻里所容)

1.

动词后用介词“于”表被动,“于”起介绍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的作用。如:“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史记.屈原列传》)这里“惑”、“欺”的动作是由“于”后的“郑袖”、“张仪”发出来的。

有时也在介词“于”或动词前加“受”,形成“受。。于。。。”的形式表被动。如:“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从,受制于人。”(《赤壁之战》)

用“见”、“于”,“见。。于。。。”表被动。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同上)“暴见于王。”(《孟子.梁惠王下》)

2.用“为”“为……所……”(“为”引出动作的主动者)或“……为所……”表被动。

例如:

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欧阳修《伶官传序》)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司马迁《陈涉世家》)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司马光《赤壁之战》)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苏洵《六国论》)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司马迁《鸿门宴》)

3.用“见”“见……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例如:

动见瞻观,何时易乎? (曹丕《与吴质书》)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4.用介词“被”表被动。例如: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张溥《五人墓碑记》)

参佐无不被系束。(《世说新语•桓南郡好猎》)

5.动词本身表被动。这是意念上的被动句,需要根据上下文来判别。例如: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 文言文被动句式有哪8种

1.用介词“于”引进行为主动者.如:(1)忧心悄悄,愠于群小.(《诗经·邶风·柏舟》)(2)故有备则制人,无备则制于人.(《盐铁论·险固》)2.动词前加“见”.如:(3)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论语·阳货》)(4)故君子耻不修,不耻见污;耻不信,不耻不见信;耻不能,不耻不见用.(《荀子·非十二子》)“见”往往与“于”字配合,由“于”引进主动者.如:(5)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6)使文王所以见恶于纣者,以其不得人心焉?(《韩非子·难二》)3.动词前加“为”引进主动者,或直接加“为”,不出现主动者.如:(7)多多益善,何以为我禽?(《史记·淮阴侯列传》)(8)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陈涉世家》)“为”字还常与“所”字配合使用,形成“为……所”式.(9)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项羽本记》)(10)如姬父为人所杀.(《魏公子列传》)“为”在个别情况下还可以跟“于”或者“见”配合使用,构成“为……于”或者“为……见”式:(11)胥之父兄为戮于楚.(《吴世家》)(12)烈士为天下见善(赞美)矣,未足以活身.(《庄子·至乐》)4.动词前加助动词“被”表示被动.这类句式大约萌芽于战国末期.如:(13)今兄弟被攻,必攻者,廉也.知友被辱,随仇者,贞也.(《韩非子·五蠹》)(14)国一日被攻,虽欲事秦,不可得也.(《战国策·齐策》)后来,“被”字句式中有了施事者出现,构成“被+施事者+动词”式(这时的“被”应看着介词).如:(15)五月十日,臣被尚书召问.(蔡邕《被收时表》)(16)举体如被刀刺,叫呼而终.(《颜氏家训·归心》)由于受“为……所”句式的类化,还产生了“被……所”式.如:(17)晋文公被秦所纳,既而背秦.秦伯伐之.战于韩,被秦所获.(《礼记·坊记》)(18)达非司马懿对手,必被所擒.(《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总的说来,文言文中被动句式的主要标志可以概括为四字(于、见、为、被)三式(见……于、为……所、被……所).这些有标志的被动句往往很容易识别,但文言文中还有许多没有标志的被动句(即零形态文言被动句式),如不能识别,势必对文言翻译造成负面的影响.为此一并说明如下:无标志文言被动句主要有两类.第一类是不出现主动者的被动句,翻译时大多数可加“被”,亦可不加“被”.如:(19)人固不易知,知人亦不易也.(《史记·范睢蔡泽列传》)[译文:人本来不容易(被)了解,了解人也不容易.](20)风至苕折.(《荀子·劝学》)[译文:风吹来,苇杆(被)折断了.]有少数句子则必须加“被”.如:(21)国胜君亡,非祸而何?(《左传·哀公元年》)[译文:国家被人家战胜了,国君逃亡了,不是祸是什么呢?](22)会延年家收(《汉收·李陵传》)[译文:碰上延年家被查抄拘捕.]第二类是出现主动者的被动句.这种被动句实际上可以看作省略了一个表被动的介词“于”的被动句.如:(23)又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赤壁之战》)(24)惩北山之塞,出入之迂也.(《列子·汤问》)(25)足蒸暑土气,背炙炎天光.(白居易《观刈麦》)以上三例,“逼兵势”可看着“逼于兵势”,“惩”可看着“惩于”,“蒸”可看着“蒸于”,“炙”可看着“炙于”.此外,还有一种以“动词+者”表被动的句式.如:(26)今大国之攻小国也,攻者农夫不得耕,妇人不得织,以守为事;攻人者亦农夫不得耕,妇人不得织,以攻为事.(《墨子·耕柱》)上例中的“攻者”就应看着“被攻打的国家”.。

5. 文言文中被动句往往会有哪些标志

文言文被动句 被动句是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

文言中,常常借助一些介词表示被动。 1.用介词“于”“受……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

例如: 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 (张溥《五人墓碑记》)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韩愈《师说》)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司马光《赤壁之战》) 2.用“为”“为……所……”(“为”引出动作的主动者)或“……为所……”表被动。

例如: 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欧阳修《伶官传序》)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司马迁《陈涉世家》)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司马光《赤壁之战》)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苏洵《六国论》)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司马迁《鸿门宴》) 3.用“见”“见……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

例如: 动见瞻观,何时易乎? (曹丕《与吴质书》)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4.用介词“被”表被动。

例如: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张溥《五人墓碑记》) 参佐无不被系束。

(《世说新语?桓南郡好猎》) 风流总被风吹雨打去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5.动词本身表被动。这是意念上的被动句,需要根据上下文来判别。

例如: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6。无标识的被动,需要文章的上下文来判断。

例如:韩信拜大将。 予羁縻不得还 (《指南录后序》) 兵挫地削 (《史记· 贾生屈原列传》) 现代汉语中的被动句: 在动作动词作谓语中心的句子中,施事做主语的是主动句,如: 小张吃完了饭。

小李把饭吃完了。小陈吃过了。

受事做主语的句子表示被动意义,是被动句,如: 饭被小张吃完了。饭小李吃完了。

饭吃完了。 汉语的被动句按有无被动形式标志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无标志的被动句,或叫意义被动句、概念被动句,如:“饭小李吃完了。

”“饭吃完了。”另一类是有标志的被动句,“被”字句就是有标志的被动句中的典型。

“被”字句是指在谓语动词前面,用介词“被(给、叫、让)”引出施事或单用“被”的被动句。它是受事主语句的一种。

例如: 教室被我们打扫干净了。 “被”字句有如下类型: (1)由“被”引进施事,格式是:受事 被十施事 动词性词语。

如: 教室被我们打扫干净了。许云峰被特务盯上了。

(2)“被”后边施事没有出现,格式是:受事 被 动词性词语。由于“被”后边没有宾语,此处的“被”字是助词。

如: 大楼被炸倒了。课被推迟了。

车子被骑走了。 (3) “被……所”固定格式:受事 被 施事 所 动词性词语。

这种格式一般只在书面语中使用,是从“为……所”演变而来的,也可以使用“为……所”式或“由……所”式和“受……所”式。后面的动词多为双音节。

如: 我们不能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同学们深深地被老人的话所感动,决心好好学习。

文学家在阶级社会必受自己的本阶级的阶级意识所支配。 局势的发展是由各种因素所决定的。

(4)“被(让、叫)……给”固定格式:受事 被 施事 给 动词性词语。如: 突然觉得手被什么东西给划了一下。

我的书被小王给拿走了。话要让他给听见了,怎么办? 花瓶叫她给打碎了一个。

(5)“被……把”格式。这种句式里的两个受事往往有领属、同一等关系。

如: 那年修反帝渠,他被炸药把一条腿给炸掉了。(“他”和“一条腿”都是受事,两者有领属关系) 他不在村里,叫人家广聚把他撵跑了。

(“他”和“他”是同一对象的关系) “把”字句有“处置”意义,“被”字句相对地可以说具有“被处置”意义。即主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在意念上是受动者,被谓语动词代表的动作所处置,处置行为来源于“被”字的后置成分,处置的后果使得主语事物有了某种结果,发生某种变化,或处于某种状态,有了某种经历,谓语部分的复杂性就是要体现这些处置的后果。

主语的这种被处置意义对主语来说往往是不如意或不企望的,这就致使 “被”字句的表意一般是不如意、不希望的事情。如: 他的手被菜刀切破了。

小王被雪滑倒了。 小李被骗了。

有的“被”字句表示的不如意、不企望的意思是针对主语的,如上例。 可也有“被”字句表示的不如意、不企望的意思不是针对主语的,而是有针对说话者、针对某种关系,或无法明指的。

如: 好苗子都被北京、上海的运动队挑走了。(对说话者来说是不如意的) 教室的玻璃被风刮掉了。

(对说话者来说是不如意的) 钱被偷走了。 (对钱的所属者来说是不如意的) 本市许多道路被洪水冲垮。

(无法明说对谁是不如意的,但事件本身确实不如人意) 表示“不如意”的”被”字句是多数,可近几十年来,书面语里的“被”字句使用范围扩大了,也有少数句子是中性的,甚至带有如意、高兴的色彩。 如: 小刚被调走了。

(中性的) 王玲被吸收入党了。(愉快的) 孩子被逗乐了。

(愉快的) 猴子被耍了一顿。(难说愉快不愉快)。


文言文中被动句的特点

句式特点有哪些


句式特点是指句子与普通句式不同的地方。


句式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四大类:


1、判断:是对事物有所肯定或有所否定的句子。


2、被动: 被动句是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被动句可分为两大类: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和无形式标志的被动句。


3、省略:省略句是汉语语法中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在文言文中普遍存在着省略成分的情况,对省略成分的把握,有助于完整理解句子的意思。


4、倒装:为了强调、突出等词语的目的而颠倒原有 语序的句式叫做倒装句。在倒装句中,颠倒了的成分可以恢复原位而句意基本不变,句法成分不变。


除上述四大句式特点之外,文言文的固定句式也属于特殊句式。



句式的意义:


根据内部结构的不同,句子可分为单句和复句。单句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来划分句型和句类。句型是句子的结构类,即根据句法成分的配置格局分出来的类。句类是句子的语气类,即根据全句的语气语调分出来的类。


句式也是根据结构分出的类名,和句型一样。不同的是,句型是根据全句特点分出的上位类名,句式是根据句子的局部特点分出的下位类名。


语文的被动句是什么


被动句就是“被”字句并举例说明,被动句的注意事项,使用被动句的适宜情况。


被动句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被动句是各种语言的基本句式,在不同语言中被动句的语法有一些差别。



“被”字句有如下类型:


(1)由“被”引进施事,格式是:受事+被十施事+动词性词语。如:


教室被我们打扫干净了。许云峰被特务盯上了。


(2)“被”后边施事没有出现,格式是:受事+被+动词性词语。由于“被”后边没有宾语,此处的“被”字是助词。如:


大楼被炸倒了。课被推迟了。车子被骑走了。


(3) “被……所”固定格式:受事+被+施事+所+动词性词语。这种格式一般只在书面语中使用,是从“为……所”演变而来的,也可以使用“为……所”式或“由……所”式和“受……所”式。后面的动词多为双音节。如:我们不能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以上就是关于被动句有什么特点,古代汉语的被动句有哪些基本类型的全部内容,以及被动句有什么特点 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上一篇 2023年02月05日16时31分36秒
下一篇 2023年02月05日16时34分22秒

相关推荐

  • 复合宾语动词有哪些

    复合宾语动词是英语语法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由一个动词和一个宾语组成的动词短语,其中宾语又可以包含一个直接宾语和一个间接宾语。复合宾语动词常用于表达某种行为或动作对某个人或物的影响,是英语中常用的一种句式。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复合宾语动词: give up 表示放弃某件事情或某个想法,例如: She gave up her job to travel the world. (她放弃了工作去环游世界。…

    英语知识 2023年06月15日
    11
  • 连谓语和双宾语的区别

    本文目录 1.连谓语 2.双宾语 3.区别 在英语语法中,谓语是句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表示一个动作或者状态。而在谓语中还有两种不同的结构:连谓语和双宾语。这两种结构有什么区别呢? 连谓语 连谓语是指一个动词后面跟着一个名词或者形容词作宾语补足语的结构。宾语补足语用来补充说明主语的状态或者性质。例如: He seemed happy.(他看起来很开心。) She became a doctor.(她…

    英语知识 2023年06月15日
    11
  • 英语语法成分分析例句100句

    英语语法是英语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理解英语句子中的成分对于学习者来说至关重要。下面列举100个英语句子,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英语语法成分分析。 I am a teacher. (主语+系动词+表语) She sings beautifully. (主语+谓语+副词) He ate an apple. (主语+谓语+宾语) They gave me a present. (主语+谓语+间接宾语+直…

    英语知识 2023年06月15日
    11
  • 动词加名词

    在学习英语语言时,我们必须掌握许多语法规则。其中一个重要的技巧是学会如何使用动词加名词的组合。这种语法结构在英语语言中非常常见,可以帮助我们更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意见。 动词加名词的组合,也称为动名词,是由动词和名词构成的复合词。例如,"swimming"(游泳),"running"(跑步),"cooking"(烹饪)等。这些动名词可以做主语、宾语、补语或介词宾语等,它们的用法非常广泛。 举一个…

    英语知识 2023年06月15日
    11
  • 现在时被动语态结构

    现在时被动语态是英语语法中必须掌握的一项内容。被动语态表示动作的承受者和执行者的关系,被动语态结构由“be”动词和过去分词构成。在现在时被动语态中,“be”动词使用当前时态,而过去分词则不变。 现在时被动语态的结构如下: 被动语态结构:be (am/is/are) + 过去分词 例如: The cake is being baked by the chef.(这个蛋糕正在被厨师烘焙。) Engli…

    英语知识 2023年06月15日
    11
  • 直接宾语是宾补吗

    在英语语法中,宾语是指动词所作用的对象,它可以是直接宾语或间接宾语。然而,有时候我们会遇到一个概念:宾补,那么直接宾语和宾补有什么区别呢? 首先,直接宾语是动词的直接接受者,它通常回答动词的“谁”或“什么”的问题。例如,在句子“I drink coffee every morning.”中,“coffee”就是直接宾语。 宾补则是一种特殊的宾语,它通常是一个形容词、名词、介词短语或不定式短语,用来…

    英语知识 2023年06月15日
    11
  • 英语人称代词的用法

    本文目录 1.第一人称代词 2.第二人称代词 3.第三人称代词 英语人称代词是用来替代人或物的词语,它们在句子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英语人称代词包括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 第一人称代词 第一人称代词用来代替说话者,例如"I"(我)、"we"(我们)。当我们想要表达自己的感受、经历或意见时,我们通常使用第一人称代词。例如:"I am happy"(我很开心)或"We love this m…

    英语知识 2023年06月15日
    11
  • 判断主被动

    本文目录 1.主动语态 2.被动语态 3.判断主被动 英语语法中的主被动语态是我们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的一些概念。主语是进行动作的人或物,而被动语态则是动作的承受者。在句子中,我们需要通过一些特定的语法结构来判断主被动。 主动语态 在主动语态中,主语是进行动作的人或物。动词的形式通常是直接加上-ing的现在分词或-ed的过去分词。例如: I am reading a book.(我正在读一…

    英语知识 2023年06月15日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