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数词的用法总结 ,现代汉语量词的分类

本文目录

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中数量词的使用有哪些不同之处


古汉语中一般有数词,但没有量词,如“一桌,一椅,一扇而已”,或“为人五,为窗八……”,而现代汉语则是数词后面紧跟是量词了,如“一匹马,一幅画等等”。

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中数量词的使用有哪些不同之处

《现代汉语》要点内容摘录


第四章  语法
一、汉语语法概说:汉语语法和句法一般是汉语的特点
(一)什么是语法:语素、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
(二)语法单位
1. 语
素、词、词组、句子
(1)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
(2)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
(3)词组:是语义上和语法上都能搭配而没有句调的一组词。
(4)句子:是具有一个句调、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的语言单位。
2. 汉语四种语法单位之间的关系
(1)语素是语言的备用单位。语素可以组合成合成词,有的可以单独成词。
(2)词是构成词组和句子的备用单位。一部分差加上句调可以单独成句。
(3)词组是造句的备用单位。大多数词组可以加上句调成为句子。
总之:语素可以 = 词; 词组 > 语素
词可以 = 句子; 词组可以 = 句子
(三)汉语语法的特点
1. 没有严格意义的形态标志和形态变化
2. 词类与句法成分之间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 词组的构造规则和句子的构造规则基本一致
4. 有丰富的量词
5. 有复杂的补语系统
二、汉语词类
(一)划分词类的依据
什么是词类——指的是根据词的语法性质分出类别。
词类划分的依据——词的功能(语法功能)、意义和形态。
1、最基本的依据是词的语法功能
三种表现:
(1)词在语句里充当句子成分的能力
A.能不能充当句子成分 实词:可以
虚词:不能(了、的、呀…)
B.充当什么句子成分:
(2)实词与另一类实词的组合能力
(3)虚词依附实词
2、按形态划分
(1)构形形态:如:研究——研究研究
(2)构词形态:如:凿——凿子
3、按意义划分:语法意义。如:风、马、牛——“事物”
(二) 词类(上)
实词:
A  名词
1. 名词的主要语法功能
(1)经常做主语和宾语
(2)大多数名词可以受数量词的修饰
(3)名词一般不能手副词的修饰
(4)汉语中的名词没有“数”的语法范畴,不论单数、复数,形式上是一样的。
(5)少数名词可以重叠,与量词重叠的意义相同。
2. 名词的分类
(1)普通名词
(2)专有名词
(3)集体名词
(4)抽象名词
3. 时间词、处所词、方位词
(1)时间词经常在句中做状语;
(2)处所名词是表示地名、机构的专有名词或可以当作地方来看待的普通名词。
(3)方位名词主要加在别的词语后边组成方位短语,表示处所、时间或数量界限,也可以引申表示方面、范围、条件等比较抽象的意义(例如:主观上),分为单纯方位词和合成方位词。
B  动词
1. 动词的主要语法功能
(1)动词在句中主要做谓语或谓语中心,多数能带宾语。
(2)动词一般都可以用“不”来否定,多数动词还可以用“没”来否定
(3)多数动词后可以带“着、了、过”等表示时态。
2. 动词的几个小类
(1)按能不能带受事宾语可分为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
(2)三类特殊动词
a  判断动词“是”;
b  能愿动词:又叫助动词,能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表示客观的可能性、必要性和人的主观意愿。不能代名词宾语,不能重叠,不能带助词“着、了、过”
1)能:表能够、可以
2)会:A。掌握了某种本领、技能(即使可与“能”替换,也有侧重点不同)
B.估计会发生。如:我会去的
c  趋向动词:表示移动的趋向、有单音和双音。
上 去 进 出 回 开 过 起 来 去——简单趋向动词
来 上来 下来 进来 出来 回来 开来 过来 起来 ——复合趋向动词
去 上去 下去 进去 出去 回去 开去 过去
(4)根据所接宾语的性质分为:名宾动词、谓宾动词、名谓宾动词。
3. 动词的重叠
动作行为动词可以重叠,基本形式是单音节AA,双音节ABAB,不能受“很”修饰。
4. 离合词——?
(1)什么是离合词
(2)离合词的用法
(3)离合词和短语的区别
C 形容词
1. 形容词的意义和主要语法功能
(1)表示性质、形状和状态
  (2)  语法特征:
a 一般形容词能做谓语或谓语中心语,可做定语、补语,有一部分还可以做状语。非谓形容词则只能做定语修饰名词。
b 不能带宾语
c  性质形容词大多能受程度副词和否定词“不”修饰;状态形容词本身就带有某些程度意义,不能再受程度副词修饰,不能直接由“不”修饰;非谓形容词大多不能手程度副词修饰,且只能用“非”否定。
d  有些性质形容词可以重叠
e  有些单音性质形容词可带上叠音词缀或其他词缀,如红彤彤、灰不溜秋
f  状态形容词,本身已表示特定状态和程度,不用加“很”或重叠,但可以重复使用,如雪白雪白
2. 形容词的基本类别
(1)根据能在句子中充任什么成分,分为一般形容词和非谓形容词
  (2)  性质形容词和状态形容词
(3)正向形容词和负向形容词
3. 形容词的重叠
(1)单音节是AA(或AA儿)
(2)双音节是AABB(AABB的)
(3)性质形容词是ABAB
4. 名词、动词、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主要区别(动词和形容词合成为谓词)
(1)看能不能受“不”的修饰——名词不能;谓词可以
(2)再看能不能带宾语——动词能(也有不及物动词)
(3)再看能不能受“很”的修饰(不能同时带宾语)——形容词能
如:很喜欢他:受很修饰同时带宾语。所以,喜欢是“动词”
(4)能否经常做主语、宾语——名词能;谓词不能
(5)能否经常做谓语——名词不能,谓词能
(6)能否重叠——名词不能;谓词部分能
(7)能否用肯定否定并列形式(V不V)提问——名词不能;谓词能
(8)概括意义——名词:人或事物;谓词:动作、性状
D  区别词——表示事物的属性,有分类的作用。
1. 区别词的语法功能
(1)能直接修饰名词作定语;多数能带“的”形成“的”字短语
(2)不能做谓语、主语、宾语,组成“的”字短语后可以做主语、宾语
(3)不能前加“不”否定时前加“非”。
2. 区别词与形容词的区别
(1)形容词能充当定语,还可以充当谓语、补语和状语,能前加副词“不”
2)区别词只能充当定语,不能充当谓语、补语等,又不能前加“不”
E 数词——表示数目和次序
1. 数词的语法功能
(1)数词通常要与量词组合成数量短语,才能充任句法成分。
(2)数量短语经常用作定语或补语、状语。
2. 数词的分类
(1)基数词包括整数、分数、小数、倍数,还包括概数
(2)序数词一般是在整数前加上“第”,表示次序,有时也可用基数词来表示序数。
3. 称数的方法
(1)二、两的用法:当单独用在度量衡量词前时,除“二两”不能说“两两”外,用“二”用“两”都可以。但单独用在其它量词前就只能用“两”不能用“二”。
(2)汉语中概数的表达:
1)×上下
2)一两个,七八天——两个相临数字一起用
3)五十来岁、四十来年——多
4)三十多
5)近六十岁了
6)买几斤水果
(3)“半”的使用。例:三天半,三个半天
F 量词——表示事物或动作的计量单位
1. 量词的语法功能
(1)量词总是出现在数词后边,同数词一起组成数量短语,做定语、状语或补语。
(2)单音节量词大都可以重叠,重叠后充当定语、状语、主语等。
(3)量词一般不能单独做句法成分
2. 量词的分类
(1)名量词:是表示人或事物数量单位的词,与数次合成数量短语后,常做定语。
1专用量词
A个体量词:表示个体事物的名词一般都有一个特定的量词与其配合。(汉语独有)
B集合量词:用于两个以上个体组成的事物。
C度量衡量词:是专用来计量长度、容量、重量、面积、体积等的量词
D不定量词:“点”、“些”
2借用名量词:两类(借自名词、借自动词)
(2)动量词:表示动作行为单位的量词,与数词合成数量短语后,常做补语。
1专用动量词
2借用动量词
注意:
1. 量词和名词的搭配:
2. 量词的重叠,如条条大路通罗马
单音节量词大都可以重叠,重叠后单独充当定语、状语、主语、谓语,不能做补语。
3. 数量词
(1)数量词的语法功能:数量短语可以做定语、状语或补语等。
(2)数量词重叠
“一A一A”式或“一AA”式,做定语时表示数量多;作状语则表示按次序地进行;做主语表示“每一”。
(3)时间量的表达
量词用在指示代词后面,构成指量短语,如“这本”;
数词、量词与名词语法功能比较接近,三者合起来称为“体词”,书中的“体词语”,包括数词、量词(名量词)、代词和名词及名词性短语。
G  代词——具有指示和称代作用的词。
1. 代词的分类(按照意义和功能划分)
      按语法功能,可以分为4类:代名词、代动词、代数词、代副词。
      按意义分3类:人称代词(单数、复数)、疑问代词、指示代词(近指、远指)
(1)人称代词在句中可以做主语、宾语、定语,包括第一、二、三人称代词(都有单复数之分)和反身代词。
(2)指示代词:这、那。主要作用在于指称人和事物,在句中可以代替名词、动词、形容词和表示程度的副词,充任主语、定语和状语
(3)疑问代词主要用途是表示有疑问或无疑而问(分为任职和虚指)。
2. 代词的语法功能:与他所代替的词语一致。
3. 代词的活用
H 副词
1. 副词的语法功能
(1)主要语法功能是充当状语。
(2)一般不受另一个词的修饰
(3)有的副词还可以充当补语,但只限于表示程度的“极”、“很”“坏”、“死”、“透”等。
(4)有的副词可在句中起关联作用,常用来连接两个动词或形容词,也可以连接两个短语或分句。
(5)副词一般不能单说,只有“不、没有、也许、当然、马上、何必、刚刚、的确”等在省略句中可以单说。
2. 副词的分类(按表示的意义划分)
(1)时间副词:已经,刚刚,曾经,马上,常常,渐渐,早晚,又
(2)程度副词:很,极,非常,格外,越发,有点儿,稍微
(3)范围副词:都,总,统统,仅仅,单,一齐,一律
(4)否定副词/肯定副词:必,必须,的确,没有,莫,是否
(5)方式、情态副词:亲自,亲手,赶紧,肆意,悄悄,公然
(6)语气副词:究竟,简直
(7)频率副词:还,再,又,也,再三
  (8)  处所副词:随处
  (9)关联副词: 便,就,却
3. 常用副词辨析
(1)已经、曾经:
1意义不同:我已经看了这本书了。——强调完成,和现在关系密切
我曾经看过这本书了。——强调发生,和现在关系不密切
2用法不同:搭配:“已经…了”“曾经…过”
否定形式:还没 不曾
(2)还、再、又、也
还:表持续。“他还没来”
再:表重复。“请再说一遍”
又:表添加。“又说了一遍”
也:表类同。“我也去了”
(3)不、没
1意义不同
不:+ 动词,否定动作:“不去!” + 形容词,否定性质:“不红!”
没:否定发生。“没去”
2用法不同:
不:主观不想。表将来或现在
没:客观条件不允许。表过去
例:我不老,走得动。——强调性质
我没老,走得动。——强调完成
衣服不干,不能穿。——强调性质
衣服没干,不能穿。——强调完成
词类(下)  虚词
I  介词
1. 介词的语法功能
(1)介词是虚词,因此不能单说,不能单独充当主语、谓语等成分。
(2)介词不能重叠,也不能带动态助词“着、了、过”等
(3)介词的后面必须跟实词或短语(大部分为名词性词语)组成介宾短语修饰动词或形容词,表明与动作、性状有关的时间、处所、方式、原因、目的、施事、受事、对象等。
(4)介词短语的主要语法功能就是在句中做状语,有时也做补语,能充任补语的介词只有“于、向、到、自、在、给、往”等少数几个;有的介词短语可做定语,但一定要加“的”。
2. 介词的分类
(1)表示时间、处所、方向
(2)表示方式、方法、依据、工具、比较
(3)表示原因、目的
(4)表示施事、受事
(5)表示关涉对象
3. 常用介词辨析
(1)对、对于
1凡是能用“对于”的地方都能用“对”,但意义比“对于”大
2 “对”、“对于”都表示对待关系
3但“对”还有别的意思。
例:他对我很好。——表示人与人之间的对待关系。不能用“对于”
对我点了点头。——表示方向
(2)对于、关于
1都是介词
2意义不同 对于:介绍出对待关系的对象
关于:强调关涉的范围
例:关于西湖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对于这个班的同学,我不太了解。
3用法不同
对于… + 主 + 动

关于…
主 + 对于… + 动词 “我对于这个班的同学不太了解”
主 + 动词 + 关于… 的名词 “我正在写一本关于对外汉语教学的书”
(3)把、被
1把
A处置:A把B怎么样。 如:我把门关上。
B致使: 如:把嗓子喊哑了。
C指出范围: 如:我把北京跑遍了。
我把这本书读完了。 把字句中的动词不能是简单的。 把字句中的名词应是有定语的。
D否定形式:…没把…
E能愿动词和否定词放在把的前面。
F把字句中的动词一般都是带宾语的。
例:我们把这些种子都种在山上。 我们要让这些花儿都长好
2 “被”和“把”基本一样
A把:强调“把”的宾语。 如:我把纸撕了。
B被:强调“被”的宾语。 如:纸被我撕了。
J  连词:是用来连接词、词组、分句甚至段落、篇章的虚词。
1. 连词的语法功能:连词可用来表示并列、选择、递进、转折、条件、因果等多种关系。
2. 连词的分类(根据连接成分的不同)
(1)主要连接词、短语
(2)主要连接复句中的分句
(3)既连接词语,又连接分句
3. 连词与关联副词的区别
(1)连词的位置:
① 一个主语时,连词要放在主语的后面。
如:我不但去过颐和园,而且去过三次。——递进
② 两个主语时,连词放在主语前面。
如:不但我去过颐和园,他也去过。
(2)就、还、却、也、都、才、又——副词只能出现在第二个分句中主语的后面
4. 连词与介词的区别——?
K  助词
1. 助词的语法功能:助词是附在实词、短语或句子上面表示一定的结构关系或动态等语法意义。(凡是后附的助词都读轻声)
2. 助词的分类
(1)结构助词:的、地、得
(2)动态助词:主要附在动词、形容词之后。了、着、过
(3)比况助词:附在名词性、动词性、形容词性词语后边,表示比喻。
(4)语气助词:常位于句末表示各种语气。
(5)其他助词
3. 常用助词的辨析
(1)了
① 动态助词:用在动词后,宾语前,表示动作的完成或实现。
如:
:吃了饭出去玩儿。
② 语气助词:放在句尾
A.表变化:如,花红了。
B.表确定的语气:如,吃饭了。
(2)语气助词:
① 是非问
句:我们看电视吗?
② 表确认:我们看电视吧?
③ 表不满意:我们看电视啊!
④ 表进行:我们看电视呢!
⑤ 表确认:我们看电视了。
(3)汉语疑问句:
① 是非疑问句:是,不是——吗?
② 特指疑问句:有疑问代词——呢?
③ 选择疑问句:…还是… ——呢?
④ 正反疑问句: 去不去 ——呢?
M  语气词
1. 语气词的特点
(1)附着性强,只能附着在句子或别的词语后面,起一定的语法作用。
(2)语气词常常跟语调一起共同表达语气,所以一部分语气词可以表达多种语气。
2. 语气词的分类
(1)表示陈述语气:的、了、吧、呢、啊等。
(2)表示疑问语气:吗(么)、呢、吧、啊
(3)表示感叹语气:啊
(4)表示祈使语气:吧、了、啊
3. 常用语气词的辨析
(1)语气词“的”跟助词“的”区分
1看“的”后面你能不能添上相应的名词。能添——结构助词;
2看删去“是、的”之后,句子的基本意思改变了没有。改变了——结构助词
(2)语气词“了”跟助词“了“的区分
1语气词“了”只能附着于句尾,动态助词“了”可以处于句中
2有些句末的“了”兼有语气词和动态助词两种作用。
N  叹词
1. 含义:是用来表示感叹或呼唤应答的词。
2. 结构上常位于句首,只能充当独立成分。
3. 既不是实词,也不是虚词。
O  象声词
1. 含义:是指用语音来模拟事物和自然界的声音以及描写事物情态的词。
2. 语法功能
(来源于网上资料)

《现代汉语》要点内容摘录

汉语词典的使用方法


汉语中数字的使用规律
《新民晚报》2004年10月31日第3版“污水成塘,过路人胆战心惊”第2行:“一两个月就要堵塞一次,每次都隔了好久才来修。”
《新民晚报》2004年10月31日第3版“4万元换回一堆废纸”第2段:“今天一早,张女士在桃浦七村看到一位邻居扑在地上,号啕大哭。……原来,昨天下午,这位邻居在桃浦10村遇到两个人,……”。
《新民晚报》2004年10月31日第11版“东方女排5连胜”第1行:“全国女排联赛昨天激战三场,上海东方女排3比0战胜福建女排,取得5连胜”。
《新民晚报》2004年10月31日第13版“福建旅行社看好‘金马游’”倒数第3行:“如果开放金马游,两夜三天的行程费用估计在2000元左右”。
上述是笔者在全国发行量最大的《新民晚报》同一天的报纸上摘录的部分数字。这些数字本身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关键是它的书写方式令笔者产生了几点疑问:“一两个月”是否可以同时存在并表示一个时间概念;“桃浦七村”与“桃浦10村”是否为两个不相关的桃浦新村;“激战三场”与“5连胜”是否有必要一个用中文数字表示,一个用阿拉伯数字表示;“两夜三天”是否一定要用中文数字表示?
带着以上问题,笔者参阅了《现代汉语词典》、《新华字典》等工具书,并结合多年编辑实践,发现汉语中数字的使用有其规律可循,现同广大读者探讨如下:
1. 汉语中数字使用的一般规律。《现代汉语词典》(1978年版,下称《词典》)第1060页“数字”条目介绍:数字是表示数目的文字。汉字的数字有小写大写两种,“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等是小写,“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等是大写。众所周知,表示数目的方式还有一种,也是用途最广的是阿拉伯数字,用“12345678910”等来表示。那么,在什么情况下用汉字大、小写恰当,还是用阿拉伯数字合适,根据人们长期的实践,汉字大写一般只在金融系统涉及金额和日期时使用。因此,剩下的问题就简单了,就是在汉语中涉及数字到底用汉字小写还是阿拉伯数字的问题。笔者认为有两种基本规律:一是具体数字用阿拉伯数字(如5元钱、24小时),抽象数字用汉字小写(如七上八下、三板斧);二是一般数字用阿拉伯数字(如3条红领巾、18辆汽车),重要数字用汉字小写(如党的十六大、廿世纪)。
2. “○”和“零”的使用规律。平时我们看书报,经常看到有这么两种写法:“二○○四年”或“二零零四年”,这两种写法是否妥当。《词典》711页“○”的条幅中有(同“零”)的字样;而“零”的条幅中却没有(同“○”)的字样。显而易见,“○”可以用“零”来代替,而反过来却不可以。实际应用中还会碰到一个难题:阿拉伯数字中的“0”同汉字小写的“○”在书写或打印时较难区分。因此,笔者认为:在应用汉字小写“○”时,尽量用“零”,而不要用“○”。
3. “二”和“两”的使用规律。按照第一条规律所述的20个汉字大小写数字和10个阿拉伯数字,其中并没有“两”的地位,但“两”字却是汉字数字中使用频率仅低于“一”(在《词典》第1337~1345页中共有组词258个)的亚军数字。尽管在《词典》中,“二”的组词有53个,“两”的组词只有51个,但在实际涉及数字的使用中,“两”的使用频率大大高于“二”字。笔者认为:“二”字只在表示序数(一、二、三)、小数(三点二〈3.2〉)和分数(三分之二)时使用,其他情况下一律用“两”(二两除外);也可以倒过来讲:句子中明确表示只有两次、两人、两辆的一律用“两”,而句子中可能出现一次、一人、一辆或三次、三人、三辆的,那就要用“二”。
4. 世纪和年代用汉字比较妥当。2004年11月24日晚上9点半东方卫视《东方夜谭》节目主持人刘仪伟在采访姚谦时谈到赵薇等演员在扮演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人物时口误为“叁零(音)年代”。这其实不是刘仪伟的错,笔者主观认为刘仪伟的主持稿件上写的肯定是“30年代”而非“三十年代”。又如《城市管理》2004年第2期第42页开头第一句话就是:“1980年代以来”,不知是1980年,还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所以,根据上述第一条规律,世纪、年代属于比较重要的数字,且为了同一般的19××、20××年有所区别,世纪和年代还是用汉字书写比较恰当。
5. 文章末尾的日期应用汉字书写。一篇文章包括题目、尊称、内容、谦词、落款、日期等几大层次,而日期是一大层次。因此,文中内容中涉及的日期可用阿拉伯数字,而末尾的日期一定要用汉字书写。
6. 本刊常用的数字序列。本刊常用的数字序列有两种:一二三四和1234,前者用黑体字标注,后者用楷体字标注,而文章内容一般用宋体字。如果文章的层次比较多,可以类推用(1)(2)(3)(4)、①②③④、ABCD、abcd。按照本刊一般3千字左右的规模,后面4种一般不会出现。
话题再回到本文开头,笔者认为:“一两个月”应为“一二个月”,“桃浦10村”应为“桃浦十村”,“激战三场”应为“激战3场”,“两夜三天”应为“2夜3天”。

汉语词典的使用方法

现代汉语词性辨析论文


一、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代词.

(-)名词 名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词。

例如:

指人的:鲁迅、农民、工人、作家、老师、学生

指物的:日、风、山、马、稻子、飞机、原子、计算机、车辆、纸张、道德、法律、文化

表时间的:春天、明年、早晨、星期天、现在、刚才

表处所的:马来西亚、北京、凯旋门、大庆、亚洲

表方位的:上、下、前、左、右、东、南、内、外(单纯的) 以上、以前、以东、上边、上面、东边、西边、里头、外头、中间(合成的)

(二)动词 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在变化等的词。

例如:

表示动作行为:走、坐、听、看、批评、宣传、保卫、学习、研究、进行、开始、停止、禁止

表示存在变化消失:存在、在、有、等于、发生、演变、发展、生长、死亡、消灭

表示心理活动:爱、恨、伯、想念、打算、喜欢、希望、害伯、担心、讨厌

表示判断:是

表示可能意愿必要(助动词):能、能够、会、可以、愿、愿意、肯、敢、要、应当、应该、配、值得

表示趋向(趋向动词):上、下、进、出、回、开、过、起、来、上来、下来、进来、出来、回来、 开来、过来、起来、去、上去、下去、进去、出主、回去,开去、过去

动词的语法特点:

1.一部分动词可以重叠,表示“动作短暂”或“尝试”的意思,是时态的表示法。

单音节动词重叠形式是:

AA 看——看看 想——想想 试——试试 讲——讲讲

双音节动词重叠形式是:ABAB 学习——学习学习 批评——批评批评 讨论——讨论讨论 休息——休息休息

动词比较复杂,有的需要加以说明。

1.动词“是”

I. “是”用在名词前边是动词,这种“是”常常表示主语“等于什么”或“属于什么”。

例如“鲁迅就是周树人”、“牛是反刍动物”、“他是个开车的”、“是他救了我”;此外,“这一年,人家都是丰年,我是歉年,收完秋就没吃的了”等里面的“是”仍是动词,作谓语。

II. “是”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表示肯定,含有“的确”、“实在”的意思,可以看作语气副词,作状语,

例如“我〔是〕懂了”、“他〔是〕勇敢”、“这样做〔是〕好”。

2.动词“有” “有”只当动词用,不能当副词用。

例如: 请问,这里有卖钢笔吗?(错)

请问,这里有钢笔卖吗?(对)

李光有在吗?(错)

李光在吗?/李光在不在?(对)

李老师有教过你吗?(错)

李老师教过你吗?/李老师曾经教过你吗?(对)

有受伤吗?(错)

受伤没有?(对)

3.助动词 助动词是指动词中能放在“不X不”(不敢不)格式里的词。助动词可以作谓语,如“这样做可以不可以”、“完全可以”。但它们经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作状语,表示动作者的主观意愿和表示可能性、必要性等。

例如“我们一定[要]坚持原则”、“春天到了,天气[应该] 暖和了”。

4.趋向动词 趋向动词可以单独作谓语,如“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来”。还经常用在别的动词或形容词后边表示趋向。作趋向补语,如“拿出 一本书”、“拿出来一本书”

(三)形容词 形容词是表示人和事物的形状、性质 或表示动作、行为的性质状态的词。

例如: 表性质的:好、坏、伟大、勇敢、优秀、聪明、老实、鲁莽、大方、软、硬、苦、甜、冷、热、坚固、平常 表形状的:长、短、大、小、粗、细、红、绿、平坦、整齐、雪白、笔直、绿油油、血淋淋、骨碌碌、黑不溜秋 表状态的:快、慢、生动、熟练、轻松、清楚、马虎、干脆 表数量的:许多、好些、全部、全、整、多、少

形容词的语法特点:

1.大部分形容词能同程度副词组合,例如“很勇敢”、“非常整齐”、“太死板”、“最清楚”等。有一部分形容词本身带有某些程度的意义,不能再同程度副词组合。例如“雪白”、“血红”。还有加重叠词尾的形容词“黑乎乎、黑压压、黑洞洞,黑油油”以及其他形式“黑咕隆冬、黑不溜秋”也是如此。

2.一部分形容词可以重叠。例如 单音节: AA式 高——高高(的) 大——大大(的) 红——红红(的) 慢——慢慢(的) 双音节:AABB式 老实——老老实实 整齐——整整齐齐 清楚——清清楚楚 大方——大大方方 或A里AB式 马虎——马里马虎 胡涂——胡里胡涂 慌张——慌里慌张 小气——小里小气 重叠后一般表示程度加深。用在名词前表示程度适中,兼带有爱称的感情色彩。如“高高的个子”、“红红儿的脸”。

3.形容词不能带宾语。“端正、纯洁、坚定、健全、壮大、活跃、严格、丰富”等是形容词又是动词,“端正态度”是使态度端正的意思,“丰富文娱生活”是使文娱生活丰富的意思。这里的“端正、丰富”是动词。“直着身子”、“红着”、“花了眼”中的“直”、“红”、“花”表示事物存在某种状态,也应看作动词。

(四)数词 数词是表示数目和次序的词。

表示数目多少的叫基数词。如“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亿、零”。

表示次序先后的叫序数词。 如“第一、第二、第三”等等。此外还有倍数、分数、概数。

倍数是由数词加量词“倍”构成,如“一倍、五倍、十倍”。

分数常用固定词组表示。格式是“几分之几”。

概数的表示法有两种;第一,在基数后面分别加上多、把、来、上下、左右”等,如“一百多”、“一千左右”;第二, 相邻的两个基数连用,如“三四(个)”、“十七八(个)”、“五六百(个)”。

此外,“三两(个)”。“三五(个)”等两个基数连用的习惯用语也表示概数。

数词的语法特点:

1.数词经常出现在量词前边,例如“一个”、“五本”、“两次”等等。在现代汉语中,数词一般不直接同名词组合,文言格式或习惯用法中,数词才直接修饰名词。例如“一针一线”“一草一木”“千山万水”“三心两意”等。

2.倍数只能用于数目的增加,不能用于数目的减少。分数既可用于数目的增加,也可用于数目的减少。表达数目的增减必须拿原来的数目做基数,不能拿增减后的数目做基数。

数量增减有一套习惯用语。

1. 第一、表示数量增加的: 增加(了)、增长(了)、上升(了)、提高(了)——不包括底数,只指净增数。例如从十增加到五十,可以说“增加了四倍”,不能说“增加了五倍”。 增加到(为);增长到(为)、上升到(为)——包括底数,指增加后的总数。

例如从十增加到五十,可以说“增加到五倍”,不能说“增加到四倍”。

2. 第二、表示数量减少的: 减少(了)、降低(了)、下降(了)——指差额。

例如从十减少到一,应该说“减少了十分之九”,不能说“减少了九倍”. 减少到(为)、降低到(为)、下降到(为)——指减少后的余数。例如从十减到一,以分数计算,应说“减少到十分之一”。

(五)量词 量词是表示计算单位的词。

可分两类:

1.名量词表示人和事物的单位。

(1)有专用的,如: 度量衡等单位:尺、丈、升、斗、两、斤、磅、吨、分、亩、顷、刻、元、角、米 个体单位:个、位、件、本、间、把、条、根、棵、张、匹、块、片、 只、架、枝、艘、辆、幅、座、句、段、篇、章、首 集体单位:双、对、副、堆、批、群、帮,班、套、串、打(dá)、伙 不定单位:些、点

(2)有借用的,如: 摸(摸了摸、摸一摸) 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和外语相比,其中量词特别丰富,这就使现代汉语增加了区别同音词的功能和形象化的表达手段,如“一口剑、一枝箭”,“一线阳光”,“一小串珠子”。 近几十年来,还出现了一些复合量词,

例如: 架次: 计算飞机架 数次数的总和。一架飞机飞行十次 叫“十架次”,五架飞机飞行两次叫“十架次”或十架飞机飞行一次也叫”十架次“。 人次:计算人数和次数的总和。 吨公里:是陆运的吨数、公里数的计算单位。三吨货物运行一百公里,叫“三百吨公里。[来源:Zxxk.Com] 吨海里:是计算海运(水运)货物的计量单位,计算方法同吨公里。 秒立方米:表示一秒钟时间内,水在河床里流过一立方米的量。如在一秒钟时间内流过五十立方米,水流量就是“五十秒立方米”。

2.动量词 动量词表示动作的量,也有专用和借用两类。专用的如“去一次”“念一遍”“哭—场”“走一趟”的“次、遍、场、趟”。借用的如“看一眼”“砍一刀”“玩一天”的“眼、刀、天”。

(六)代词 代词是有代替、指示作用的词。代替人或事物名称的叫人称代词;表示疑问的叫疑问代饲。指称或区别人、物、情况的叫指示代词。

人称代词可分三种:

第一人称指说话一方,单数用“我”,复数用“我们”或“咱们”。

第二人称指听话的-方,单数用“你”,敬称用“您”;复数用“你们”,敬称用“您几位”、“您诸位”。

第三人称指说话和听话以外的第三方,一单数用“他、她、它”,复数加“们”,“它”不指人而指物。 “我们”和“咱们”的用法并不完全一样。“咱们”一定包括说话人和听话人的双方,可以称为“包括式”,

“我们”和“咱们”在同一场合出现,“我们”只包括说话人在内的若干人,排除听话人,可称为“排除式”。例如几位客人向主人告别时说:“我们走了,咱们再见吧。”但是,普通话“我们”可以是“排除式”,也可是“包括式”。

例如: ①你以为妈怕穷么?怕人家笑我们穷么? ②王先生,你放心去吧,过几天我们一定去看你。 例①“我们”是“包括式”,包括说话人和听话人双方,例②是“排除式”,不包括听话人。“咱”有时相当于“我”,有时相当于“咱们”。

人称代词:我、咱、你、您、他、她、它、我们、咱们、你、们、他们、她们、它们、自己、自个、儿、别人、人家、大伙儿、大家、彼此

疑问代词:谁、什么、哪、哪儿、哪 里、哪会儿、多会儿、几、多少、怎样、怎么、怎么样、多 指示代词:这、那、这儿、这里、那儿、那里、这会儿、那会儿、这些、这么些、那些、那么些、这么、这样、这么样、那么、那样、那么样、这么、那么

二、虚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

(一)副词 副词是限制、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的词。

表程度的:很、最、极、挺、顶、非常、十分、极其、格外、分外、更、更加、越、越来越、越发、有点儿、稍、稍微、略微、差不多、几乎、过于

表范围的:都、总、共、总共、统统、只、仅仅、单、光、一齐、一概、一律 表时间频率的:已、已经、曾、曾经、刚、才、刚刚、正、正在、将、将要、就要、马上、立刻、顿时、终于、常、常常、时常、时时、往往、渐渐、一直、一向、向来、从来、总是、始终,永、永远、赶紧

表肯定否定的:必、必须、必定、必然、当然、准、的确、不、没有、没、未、别、莫、勿、未必、不必、何必、不便、不用(甭)、不妨

表语气的:难道、岂、究竟、到底、偏偏、索性、简直、是、是否、可、也许、难怪、大约、幸而、幸亏、反倒、反正、果然、居然、何尝、其实、明明、恰恰、未免、只好

1.副词只有“很”、“极”可以作补语。例如: ①这办法好得< 很> 。 ②这办法好< 极> 了。

2.有一部分副词能起关联作用。

(1)单用的: 说了又说 吃得下就吃 说清楚再走 下大雨也去

(2)前后配合用的: 又…又 越…越 也…也 不…不 既…又 非…不

(3)和连词配合用的: 不但…还 只有……才 既然…就 虽然…却 如果…就 不论…都 即使……也 除非……才

3.“没有”(没)在动词、形容词前是副词,否定行为的发生;在名词前是动词,否定事物的存在或否定对事物的领有。

例如: ①没有见过这么好的学生。(副) ②你没有《诗经》吗?(动) “没有”和“没”是有区别的:“没”不能用在句末,也不能单独用来回答问题,“没有”就可以。如不能说“他来了没?”“没。”只能说“他来了没有?”“没有。”

4.有少数形容词和某些副词,都经常作状语,要细心分辨。

例如: ①雨后青山格外秀丽。

②这件衣服特别好看。

③你不能持一概否定的态度。

④大家一致同意大会的决定。 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词的组合来分辨它们的词性。例如:我们可以说“任务特别”,也可以说“(特别)任务”,但“格外”没有这种用法。可见“特别”是形容词,“格外”是副词。又如:可以说“意见一致”,也可以说“(一致)意见”,“一概”没有这种用法。能作谓语、定语、状语,而意义不变的是形容词,不能作谓语、定语的是副词。

5.“白、怪、老、净”等,同名词组合时是形容词,同动词、形容词组合时是副词。因在两个位置上意义是不同的。比较下边两组词: 甲 乙 白布 白跑一趟 老朋友 老说不完 怪事 怪好看 净水 身上净是泥

(二)介词 介词是用在词或词组前面,一起组成“介词结构”,作动词、形容词的附加成分,表示时间、处所、方式、条件、对象等的虚词。

例如: 表时间:从、自从、打、到、在、当、当着、于、趁、乘、随着、赶、临

表处所、方向的:从、自、打、往、朝、向、到、在、于、由、沿着、顺着

表方式、方法的:按、按照、依照、本着、经过、经、通过、根据、据、以、将、 就、凭、用、靠、拿

表原因、目的的:因、由于、为、为了、为着

表对象、关联的:对、对于、关于、替、同、与、跟、和、给、叫、让、被、将、 管、论、顺、连

表比较的:比、和、同、与、跟

表排除的:除了、除非

1. 介词结构都可以作状语,少数还可以作补语。

例如: 〔在阅览室〕看书(表处所) 〔从早上〕作<到晚上>(表时间), 〔沿着河边〕前进(表方向) 〔对学生〕负责(表对象) 〔连根〕拔起来(表对象) 〔比过去〕更好(表比较)

有的可以作定语,但要加“的”。

例如: ①他作了一个(关于诗人杜甫)的学术报告。 ②他(对这个问题)的分析是正确的。

2.介词大部分是由动词虚化来的,有的介词跟动词的界线是清楚的,如“从、被、对于、关于”等。有的词在这个场合是介词,在另一场合是动词,如“在、比、给”等。

例如: ①他把书放在桌上。(介词) ②他在家里.(动词) ③许多同学都比我学习好。(介词) ④我们要比干劲,比速度,比质量。(动词) ⑤他给我买了一本书.(介词) ③他给了我一本书。(动词)

它们的区别:介词不能单独作谓语,也不能用肯定否定并列方式 提问,动词可以。介词后边不可以带时态助词“了、着、过”(“为了”、“为着”、“当着”中的“了、着”不表时态),不能重叠;动词一般可以。

它们的意义也不同,如例①中的“在”表示“放”的处所; 例②中的“在”是“属于”或“存在于”的意思。能作介词用又能作动词用的还有“由、让、朝、往、用、拿、经过、通过”等词。

(三)连词 连词是连接词、短语或句子的虚词。

例如“和、跟、同、与、而、而且、及、以及、不但、不仅、或、或者、虽然、但是、然而、如果、即使、那么、因为、所以、因此”等。 “和、跟、同、与”四个词都有连词和介词两种用法。

例如: ①我和他都去过。(连词) ②我曾经(和他)去过。(介词) ③([和他]去北京)的人都回来了。(介词) 上述三例中的“和”都可以用“跟、同、与”替换。

用作介词时,口语常用“跟”,书面语倾向于用“同”。

用作连词时,一般用“和”,“与”带有书面语色彩。

连词“和”与介词“和”的不同,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连词“和”前后的词语是并列关系,两者共作一个成分,可以互相调换位置而句子的基本意思不变;介词“和”前后的词语不是并列关系,不能互换位置。

第二,介词“和” 前面可以出现状语,连词“和”不能。

第三,介词“和”有时可以出现在一个句号或一个成分的前头,连词“和”不能,如例②。 “和”等用作连词和介词,在有的句子里会有歧义,如“我和地谈话”就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他”可能谈话,也可能不吭声。为了准确地表达思想,在书面语中一般把“和”用作连词,把“同”用作介词。例如: ④不多时,许大嫂快手快脚的收拾了碗筷,拈了几块烧饼带给阿细和阿娇,便同秀英、凤容一道离了家,走回小艇去了。

(四)助词 助词是表示附加关系或时态等语法意义或语气的虚词。

常见的有下面这些:

结构助词:的(底)、地、得、所 时态助词。着、了、过、来着,

比况助词:似的

语气助词:的、了、 吧、呢、着呢、嘛、呗、罢了(而已)、也好、也罢、啦,嘞、喽(陈述语气)

吗(么)、吧、呢、啊(疑问语气)

吧、呢、了、啊(呀、哇、哪)(祈使语气)

啊(呀、哇、哪)(感叹语气)

1.结构助词指的是表示附加成分和中心语之间的结构关系的助词。“的、地、得”在普通话里都读轻声“de”,但在书面语中有必要写成三个样子。在定语后面写做“的”,在状语后面写做“地”,在补语前写做“得”。这样可使书面语言的结构关系更加清楚明白。

例如: ①灿烂的科学的春天到来了。 ②同学们都很快地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作业。 ③张老师高兴得说不出话来。

(五)叹词 叹词是表示强烈感情或呼唤、应答的词,如“哈哈、唉呀、啊、哼、呸、哎哟、咳、哦、喂、嗯”等。

①哈哈!我猜着了。 ②唉呀!这么大的西瓜! ③哦,我想起来了。 ④喂!现在开会了。 ⑤嗯!我马上就去。

例①表喜悦,

例②表惊讶,

例③表醒悟,

例④表呼唤,

例⑤表应答。

1.叹词的独立性最强,一般不同别的词语发生结构关系,常作独立成分.

2.叹词“啊”与语气助词“啊”不同。例如: ⑥咱们走的不是一条路啊! ⑦啊,今年的庄稼长得真好哇! 语气词“啊”总是附 着在句末,念轻声,永不独立,如例⑥。叹词“啊”不念轻声,总是独立在句子结构之外。

3.叹词的写法不十分固定,同一 声音,往往用不同的汉字表示。例如“ō,我懂”。就可以用“哦、喔、噢”等表示。又如叹词“啊”,也写作“呵”等。在写作的时候,要尽量采用通行的写法。

4.另外,叹词可以作句子成分。如“他哼了一声”(作谓语 )。“只听见电话里发出‘喂、喂’的声音”(作定语)。这属活用。

(六)拟声词 拟声词是用来摹拟事物发出的声音的词。例如:嗡嗡、哗啦啦、当当当、潺潺、叭叭、砰、呜、吱吱、咪呜等。

辨析: (1.)名与动、形的区别:

A.名词不能重叠。(少数除外 如:人人、时时、处处、事事、家家、上上下下、前前后后、左左右右、里里外外,重叠后表示遍及全部、毫无遗漏。) 动词、形容词可以重叠,如:跑跑、想想、讨论讨论、干干净净、高高的。

B.名词不能用肯定否定相叠形式提问。如:国家不国家? 动词、形容词可以重叠,如:走不走?好不好?

C.名词前不能加“不”(不受副词限制)如:不北京。动词、形容词一般可以,如:不看、不吃、不好、不大。

( 2).动词、形容词的区别:

A.前加“很”,一般动词不能(表示心里活动的动词和能愿动词可以加程度动词)。形容词多数可以,如:很走×,很好√。

B.动词重叠:ABAB式,AA式,如:讨论讨论,看看;形容词重叠:AABB式,AA(的)如:干干净净,高高的。

C.动词绝大多数能带宾语,形容词不能, 如:喜欢(你),怨恨(他),愉快(你)×,高兴(他)×。

( 3).副词和形容词的区别:

a.副词不能和名词组合,形容词可以。如:“一致的意见”,不能说“一概的意见”。 b.副词不能做谓语,形容词可以。如:“大家的意见一致”,不能说“大家的意见一概”。

c.副词除“不、也许、没有、未必、一定”等少数外,一般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形容词可以。 d.副词不能用肯定否定相叠的方式提问,形容词可以。如:一概不一概?一致不一致?

(4).时间副词和时间名词的区别: a.时间名词能做定语,如:“现在的事情”,“目前的任务”,“刚才的情况”。时间副词不能如:“正在的事情”,“立即的任务”,“刚刚的情况”。 b.时间名词做主语,如:“今天星期天”,“现在是早晨八点钟”,“近来很冷”;而时间副词不能做主语,如:“正在是早晨八点整”。 c.时间名词能同介词组成介宾短语:如:从过去、到将来、在早晨;时间副词不能同介词组合,如:从曾经、到刚刚。 d.时间 名词能与“是”构成“XX是XX”的格式,如:“从前是从前” 时间副词不能。 练习:A.立刻、马上、正在、早已、从来、即将 B.最近、现在、目前、早上、从前、将来

(5).有些介词与动词兼类,怎样区别: 有:在、给、叫、用、拿、比、到、让、由、朝、往、把、经过、通过。 A.介词不能单独作谓语,动词可以。所以一句话中如果有别的词作谓语(动、形),它就是介词;如果没有别的词作谓语,那它就是动词。 B.介词后面不能带动态助词“着、了、过”,动词可以。 C.介词不能重叠,动词一般可以。 如:明天我在学校等你。 明天我在家。 他在看书。 我比你高一点儿。 我们比比。 他给我买了一本书。 他给了我一本书。 别那我开玩笑。 他手里那着一本书。

( 6).连词“和、跟、与、同”与介词兼类,区别: A.连词“和”前后的词语是并列关系,互换位置基本意思不变;介词“和”前后词语不能互换。 B.连词“和”组成并列短语后可以带“都”;介词不可。 C.连词“和”前面不能有修饰语,介词可以。 D.连词“和”不能出现在一个句子或一个成分的开头;介词可以。 如:我和弟弟都去过。 我和弟弟谈话。 和弟弟一块儿去玩的孩子都回来了。

(7).兼类词:一个词在不同语境下经常具备两类或两类以上词类的特点、功能而意义上密切相关,这样的词就是兼类词。 兼类词与同形词、同音词的区别:同形词同音词意义毫无联系,是两个以上的一组词。

如:把住质量关。(动词) 把书拿来。(介词) 拿把菜刀来。(量词) 开了一朵花(名词) 花 了很多钱。(动词)

现代汉语词性辨析论文

以上就是关于现代汉语数词的用法总结 ,现代汉语量词的分类的全部内容,以及现代汉语数词的用法总结 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上一篇 2023年01月02日16时54分24秒
下一篇 2023年01月02日16时56分54秒

相关推荐

  • 不规则动词表电子版

    不规则动词表是英语学习中必备的工具之一,因为英语中存在很多不规则动词,它们的过去式和过去分词形式并不是简单的在动词后面加上-ed。而是需要特别记忆。因此,有一份不规则动词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学习和掌握这些动词的变化规律。 传统的不规则动词表通常是以纸质形式出现,在学习过程中不太方便携带和使用。但是,现在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轻松地在电脑、手机或平板电脑上使用不规则动词表电子版。 使用不规则动…

    英语知识 2023年06月22日
    11
  • 英语38个不规则动词三单形式

    英语中有很多不规则动词,这些动词的变形规则与规则动词不同。而在这些不规则动词中,有38个动词在第三人称单数时变形的方式也非常独特。下面是这38个不规则动词以及它们的第三人称单数形式: be -> is have -> has do -> does say -> says go -> goes get -> gets make -> makes know -> knows think -> thin…

    英语知识 2023年06月22日
    11
  • 虚拟语气现在时表示

    虚拟语气现在时是英语语法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用于表达不可能或假设的情况。在虚拟语气现在时中,我们使用“would”、“could”、“should”等情态动词来表示假设的情况。 虚拟语气现在时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表示不可能的情况,另一种是表示假设的情况。表示不可能的情况时,我们使用“couldn't”、“wouldn't”等情态动词,比如说:“如果我会飞,我就可以飞到月亮上。”这个句子使用了虚拟语气…

    英语知识 2023年06月22日
    11
  • 形成的词组用英语怎么说

    在英语中,有许多词组是由两个或多个单词组合而成的,这些词组有时与它们单独的词汇意义不同。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形成的词组及其英语翻译: "红杏出墙" - "to have an extramarital affair" "闭门造车" - "to work in isolation without seeking outside opinions" "铁面无私" - "impartial and unyi…

    英语知识 2023年06月22日
    11
  • 规则动词有哪些

    英语动词分为规则动词和不规则动词两种,规则动词的变化规则相对简单,大多数动词只需要加上-ed就可以构成过去式和过去分词。下面是一些常用的规则动词: walk(走路):walked,walked talk(交谈):talked,talked play(玩):played,played watch(观看):watched,watched learn(学习):learned/learnt,learned…

    英语知识 2023年06月22日
    11
  • 英语动词现在分词变化规则

    英语中的动词现在分词是构成进行时态和被动语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它的变化规则对于学习英语语法非常重要。下面是英语动词现在分词变化规则的详细说明: 一般规则 一般规则是在动词原形后加-ing。例如: play - playing,read - reading,write - writing。 以e结尾的动词 以e结尾的动词,去掉e,再加-ing。例如:make - making,take - tak…

    英语知识 2023年06月22日
    11
  • 小学不规则动词过去式和过去分词表

    英语中的动词有规则动词和不规则动词之分。规则动词的过去式和过去分词是在动词后加-ed,而不规则动词则没有统一的规则,需要记忆。下面是一些小学常见的不规则动词的过去式和过去分词表: | 动词原形 | 过去式 | 过去分词 | | --- | --- | --- | | be | was/were | been | | begin | began | begun | | break | broke |…

    英语知识 2023年06月22日
    11
  • 英语中8大时态的结构

    本文目录 1.简单现在时态 2.现在进行时态 3.现在完成时态 4.简单过去时态 5.过去进行时态 6.过去完成时态 7.将来时态 8.将来完成时态 英语是世界上最流行的语言之一,而英语语法也是学习英语的关键。在英语中,时态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时态是指动词在时间上的变化。英语中有8个时态,包括简单现在时态、现在进行时态、现在完成时态、简单过去时态、过去进行时态、过去完成时态、将来时态和将来完成时态…

    英语知识 2023年06月22日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