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为什么大年三十的晚饭叫年夜饭呢
大家都知道,所谓过年就是指新旧年的交替。中国人民将其看作是很重要的节日,其所有的习俗也被人们所重视,在大年三十最重要的习俗就是吃年夜饭和守岁。那么,在大年三十这天晚上吃年夜饭的习俗是怎么来的呢?吃年夜饭有什么意义呢?一起来看看吧!
年夜饭的由来
年夜饭又叫年晚饭、团年饭、团圆饭等,是年尾最丰盛、最重要的一顿晚餐。年夜饭主要源于古代的年终祭祀仪,拜祭神灵与祖先后团圆聚餐。
也就是说,人们在吃团年饭之前要先设祭桌供奉和祭拜先祖,等拜祭仪式完成之后才会开始吃的一顿饭。随着慢慢的演变,现在的年夜饭变成了年尾除夕的阖家聚餐。
在年夜饭上,人们会端上有着寓意吉祥的菜品,如鸡(寓意有计)、鱼(寓意年年有余)、蚝豉(寓意好市)、发菜(寓意发财)等,人们吃了之后可以得到美好祝福。
除此之外,年夜饭被人们看重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无论家人在多远的地方,人们都会在这天晚上和家人团聚在一起吃上一顿丰富的年夜饭。
年夜饭不只是一顿饭,而是维系人们之间的感情的纽带;同时,年夜饭也代表着中国的一种传统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值得被我们传承下去。
无论大家在多远的地方,大年三十的晚上一定要赶回家和家人在一起团年,吃上一顿团年饭。这也算是表现孝道的方法之一。
晚餐的古语
叫哺(bǔ,补)食,又叫飧(Sūn,孙)。
古人饮食的习惯:
古人一日两餐,第一顿饭叫朝食,又叫饔。古人按太阳在顶空中的位置标志时间,太阳行至东南角叫隅中,朝食就在隅中之前,那个时刻叫食时。依此推测,大约相当于上午九点左右。《左传·成公二年》写齐晋鞌之战,齐侯说:“余姑翦灭此而朝食!”意思是晋军不禁一打,天亮后交战,待消灭了晋军也误不了“朝食”,其傲视对方、轻敌浮躁的神态跃然纸上。《史记·项羽本纪》写项羽听说刘邦要独霸关中,于是大怒,说:“旦日享士卒,为击破沛公军!”旦日是一大早,太阳刚刚露出地平线,这时本不该吃饭。项羽的意思是半夜做饭,天一蒙蒙亮就“享士卒”,早早进军,早点把刘邦消灭。一句“旦日享士卒”集中表现了他急不可耐的心情。
第二顿饭叫哺(bǔ,补)食,又叫飧(Sūn,孙)。一般是申时(下午四点左右)吃,所以《说文》说:“哺,申时食也。”(从段玉裁改)《淮南子·天文训》:“日至于悲谷(传说中的西南方的大深谷),是谓哺时。”《后汉书·王符传》:“百姓废农桑而趋府廷者,相续道路,非朝铺不得通,非意气不得见。”朝指朝食时,哺指哺食时。在这个意义上后来写作晡(bū,补阴平)。宋玉《神女赋》:“晡夕之后,精神恍惚。”哺由表示晚餐引申为表示一般的吃,《楚辞·渔父》:“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醨(lí,离。薄酒)?”
飧,《说文·新附》作馂,“食之余也”。前人把二字割裂开看,未得其解,其实若从古人饮食习惯上考察问题就清楚了。古代稼穑艰难产量不高,取火不易做饭费时,因此晚餐一般只是把朝食剩下的(或是有意多做的)热一热吃。《说文》:“饔,孰(熟)食也。”意思是现做现吃的饭,这就意味着与之相对的飧是食之余,否则单说饔是熟食,难道飧则生食不成?《公羊传·宣公六年》写晋灵公派勇士刺杀赵盾,“人其大门,则无人门(守门)焉者;人其闺(小门,即二门),则无人闺焉者;上其堂,则无人焉;俯而闚(窥)其户,方食鱼飧。勇士曰:‘嘻!子诚仁人也……子为晋国重卿,而食鱼之飧,是子之俭也。…根据《左传》所载,知勇士是一大早去的,晨食鱼飧,即头天晚上吃剩的鱼。这确乎不是一国之正卿所当食,所以勇士叹服其俭。《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昔赵衰以壶飧径从,馁而弗食。”既言飧,那么赵衰带的是剩饭,这正是一个逃亡者行路时的饮食。现在晋、冀、豫几省交界的山区还保留着这种每日两餐、晚餐吃剩饭而不另做的习惯,且多为稀饭。晋东南称之为酸饭,其实剩饭并不酸,酸即馂的音变。
饔飧既然是一天中的两顿正餐,因而也就可以泛指饭食。《孟子·滕文公上》:“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饔飧在这里即指自己烧饭吃。
因为一日两餐,又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因此古人没有睡午觉的习惯。《论语·公冶长》:“宰予(孔子弟子)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Wū,乌。涂饰)也,于予与何诛(责备)?”为什么学生白天睡个觉孔子就生这么大的气?因为“昼寝”必在两餐之间,吃了睡,醒了又吃,不久日落又该就寝,这一天将什么也干不成了。
朝曰饔,夕曰飧
这句话出自朱熹的《集注》,说的是古代的用餐习俗。
现代人吃饭流行“一日三餐”,但是这个习惯并不是从古至今都有的。根据史料跟考古的发现,远古时期的人们并没有按时吃饭的习惯和概念,他们是饿了就吃,不饿就不吃。按时吃饭则是在上古商朝时期,按时吃饭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象征之一。根据史料记载我们可以发现先秦时代古人都是一天用两顿饭,就是所谓的“两餐制”,这两顿饭分别是早饭跟晚饭。但古人有自己的叫法,他们把早饭叫“朝食”,称为“饔”;把晚饭即最后一顿饭叫“哺食”,称为“飧”。这就是朱熹在《集注》中所说的“朝曰饔,夕曰飧。”
这两顿饭究竟在什么时候吃的呢?古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吃饭时间也根据这个习惯而来。我们都知道古人将一天分为12个时辰,古人等到日出之后过一段时间大约是辰时也就是早上7点到9点间开始吃早饭;晚饭大概是申时也就是现在的下午3点到5点间开始食用。
当然在那个时代也不是所有人都每天吃两顿饭的,比如周天子就一天吃三顿。那个时候一日三餐是他们的专利,后来发展到贵族都开始一日三餐,只有官位较低的官员和普通人一直保持着一天吃两顿。在大部分人一天吃两顿的时候早饭的分量远远大于晚饭,现代的我们都说一日之计在于晨,都说早餐要吃饱。可那时候的古人认为早餐不仅要吃饱还要吃的好,那时候的早餐都是照做的,晚餐是吃剩下的饭菜。到了魏晋时期,全民一日三餐开始普及,但真正普及到全民是隋唐时期,那时候民间基本上都开始一日三餐了,而那时候中饭取代了早饭成了人们饭桌上最重要的一餐,一直流传至今未曾改变。
古代人称吃晚饭是什么?
古人称晚饭称飧或食,秦汉以前人们一天只吃两顿饭。由于农业不发达,粮食有限,即使两顿饭也要视人而待。《墨子·杂守》记载:兵士每天吃两顿,食量分为五个等级。第一顿称“饔”,在太阳行至东南方(隅中)时就餐。第二顿称“飧”或“食”,在申时(下午四点左右)进餐。
对于进餐时间,古人讲“食不时不食”(见于《论语》),意即:在不应进餐的时间用餐,被认为是一种越礼的行为。由于食粮不足,在特别情况下,不是用餐时间进餐。
也被当作一种犒赏,如《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项羽听说刘邦“欲王关中”,怒而下令“且日飨士卒”,借此犒劳将士,激发士气。
一般都认为路途中吃点东西休息一下再赶路叫“打尖”,在曹雪芹的《红楼梦》中写过“忽然宝玉的小厮跑来请他去打尖,秦钟远看着宝玉所骑的马,搭着鞍笼,随着凤姐的车往北而去……
在《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中也有过“这回出京,在张家湾打尖,看见一首题壁诗,内中有两好的”,这个词在历史名著中出现过很多次,尤其是明清时,可见已经是约定俗成。
扩展资料:
汉代以后吃饭的概念:
汉代以后,一日两餐逐渐变为三餐。并且,三餐开始有了早、中、晚饭的分称。早饭,汉代称为寒具,指早晨起床漱洗后所用之小食。至唐代,寒具始有点心之称。
《能改斋漫录》云:“世俗例以早晨小食为点心,自唐时已有此语。”至今,我国许多地区仍称早饭为早点。午饭,古人曾称之为“中饭”或“过中”。
一日两餐时,人们认为“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始”(《孟子·滕文公上》),用过飨食,便意味着一日时间的流逝。而今天人们常用“一日三餐”之词来表示对时光的不同情感,其中包括惜时者的感慨。
宋元时,社会经济发达,衍生了许多民间生活用语,其中就有“打火”。在当时,人一天需三餐,每餐都要引火做饭,做饭只能靠打火石,所以做饭必点火,点火必打火,久而久之,就把做饭叫做“打火”。
这种说法有考古学依据,在元代流行的诸多话本中,一律将吃饭叫做“打火”,这就是证据。可能是年代久远,也可能是路边的旅店写招牌的时候文化水平低,没弄清楚,写来写去就改为了打尖。
以讹传讹,原来的说法反而没人提,旅途中吃饭就自此彻底改为了“打尖”,时间大约是明中期到清初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饔飨飧食
以上就是关于古代晚饭的叫法 ,为什么大年三十的晚饭叫年夜饭呢的全部内容,以及古代晚饭的叫法 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